“楚怡工匠计划”培养“数智农匠”
2024-06-28 16:12:05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武陵区融媒体中心 | 编辑:鲁颖 | 作者:姜沛 李雨钦 龚莉雅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3699

湖南去年发布“楚怡工匠计划”,探索培养具有较高文化水平、熟练专业技能、创新思维能力的高素质本科层次技术人才新模式。如今,首批录取的本科生,已在各高职院校学习了近一学年,他们对自己的大学生活有了什么新感受,对于自己的专业又有了什么新认识?记者近日走进了他们的课堂,看看学生们大一这一年都有些什么收获。

在湖南首批“楚怡工匠计划”中,湖南文理学院与常德职业技术学院在农学专业试点合作,所招录学生将在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校培养4年,毕业时获得湖南文理学院颁发的本科文凭。

在学校桃花种质资源圃里,“农学楚怡班”的学生们正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农用无人机的使用。与过去本科教育中,大一主要是理论课和公共课的安排不同,“楚怡班”的学生们都会安排一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,突出“学有所用”“学以致用”的培养目标。正在操作无人机的车岭,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,已经基本可以独立操作无人机进行喷洒作业了。

湖南文理学院2023级“楚怡工匠计划”农学专业学生 车岭:

在来学校之前,我对农学的看法比较简单,仅仅只停留在下田插秧、务农播种等等。通过在学校这一年的课程当中,我学习到了很多,让我对农学有了新的认识与理解。

与普通本科大一以基础理论课程为主的教学不同,这一年的课程里,“农学楚怡班”的同学们每周都会走进田间地头,既可以坐上微耕机、割草机,学习农业器械操作,也会走进水稻试验田,记录生长进程,开展实验研究。临近期末,常德职业技术学院农业与经济系的吴超广老师,已经开始提前编排“农学楚怡班”下一年度的教学计划,他主动叫来班上的学生,和他们交流这一学年的感受,详细询问他们在专业理论和实操上存在的困难。他告诉记者,大二学年他会继续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。

常德职业技术学院农业与经济系教师 吴超广:  

我们在“楚怡班”的同学培养上会增加更多的实践机会,目前理论和实践的比例是一比一,让学生们能掌握更多的职业技能,也为下一步的深造和就业做好准备。

如何培养好这群学生,是参与“楚怡工匠计划”的本科院校和职业院校需要共同考虑的问题。发扬好职业院校实践优势的同时,理论课的学习也不能落下。在这个“农学楚怡班”里,授课的老师就还包含了湖南文理学院的本科教师、常德市农林科学院等科研院所的行业专家,让学生们既学习了本科教学计划内的知识,同时也能走进实操课堂,提升技能水平。

常德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 王朝晖:

围绕新时代实用型“三农”人才培养,下一步我院将积极整合校内外资源,构建一套由我院牵头、多方协同共同开发,具有湖湘特色的职业本科农学专业教学标准和评价体系。

责编:鲁颖

一审:张耀文

二审:谌峋利

三审:邱伟

来源:武陵区融媒体中心
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
媒体关注
品武陵
武陵新闻
我要报料

  下载APP